回眸百年话办学

作者: 任宝山     文章来源: 老干部处     更新时间: 2021-04-29 00:00    访问量:

 

今年我校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华诞庆典,无疑这是数万河工人的盛事。
透过凝重的历史,回首百年的发展史实,有必要从办学的角度,审视流淌的沧桑岁月,从而感悟办学的真谛。为此,我想以五十年作为时间节点,将迄今为止的办学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五十年。
第一个五十年,主要是在解放前办学。作为中国的首批高等工艺教育学堂,从创办伊始就以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观成为国人工程教育的翘首,开创了高等工程教育的里程碑。其间至少有两件事具有史诗般的时代标志。
一是首倡“理器兼修、工学并重”的立校思想。
办学之初,周学熙校长借鉴西方现代办学经验,提出“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教学原则,从而一改古来尊崇的重理轻器的传统观念。继而他又提出“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二者固宜并重”的办学思想。从而不仅从认知关系、教学原则层面上,更从办学与产业关系层面上,高屋建瓴地确立了工程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个时期新开创的教育传统,对后世的办学影响深远,据此形成的校风和办学特色,成为百年不衰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工学并重思想的重要体现,学校建校之始就首创了校办实习工厂,从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校办工厂的先河。当年的校办厂不仅为学生实习提供有场所,也为办学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是以德为先、国家至上的教育风范和光耀千秋的革命传统。
学校的创办者,抱着教育救国、民族振兴的情怀,承继和发扬了以德立人的教育传统,传输着国家、民族至上的思想。当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席卷华夏大地时,河北工学院的师生学子站在时代潮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革命先行者和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从而为河工的办学增添了鲜明的革命传统特色。
当日本帝国主义者大举侵略中国时,以教务主任杨十三教授为首的广大师生更是投笔从戎,奋起组织参加了冀东暴动。从此,冀东抗日“工学团”的旗帜在中华民族抗日的烽火硝烟中独树一帜。为了拯救民族存亡,他们用血肉之躯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做着殊死的斗争。杨十三教授作为“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典型”,成为“浩气长存”的先烈和英雄。
第二个办学的五十年,大致从五八年恢复重建到晋升211工程学校止。这是我校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建设发展时期。由于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学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终于跻身于重点大学的行列,奠立了211工程学校的历史性地位。从办学的高度,此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与迁校作抗争,稳定了师资队伍,维系了办学传统。
河北工学院恢复重建不久,大约是从一九五九年开始就遇到了迁校的问题。在而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责令搬家迁校的决定、命令就从未解除过。在“文革”中更是上升为政治任务和战备命令的高度。然而,河工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作了旷日持久的抗争。其本质并非是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师生贪恋大城市,而是要否尊重办学规律,要否稳定师资队伍和教学秩序的办学方略问题。到文革几近结束时,此番抗争才有了结果。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以革命家的胆识在潘承孝院长就迁校事上书中央的信上批示搬迁要慎重。从此长达二十年的坚冰终被打破。在全国高校中,与迁校思潮做抗争直到胜利的,恐怕只有我校一家。乘邓小平同志批示的东风,国内无数高校得以返回故里安心办学,开创了建国后高校发展的最好时期。
在长期的抗争中,时任校领导集体是承担了政治风险的。他们不寻常的政治勇气,义无反顾的办学事业心和坚持真理的人格精神,一时传为佳话。更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年中,广大教师们不顾办学的困境,倾心教学工作,一心打造着一流的教学质量,埋头苦干铸练着务实敬业的教风校风。
二是顺利晋级“211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的办学突破。
“文革”结束时,我校的师资队伍已臻成熟。在建校初期,从东北、西北、京、津地区招揽人才组建的教师队伍,经过“过教学关”,加强了“三基教学”、“开门办学”、“双革四化”等活动的历练,一大批理论、实践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已脱颖而出。他们呈网络状分布于每门课程和每个教学环节。当时仍属二流院校的河北工学院,却拥有一支不输于一流院校教学水平的师资,一时成为我校的鲜明特色。此种状况,为日后的腾飞提供了内在的依据。
1977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英明领导下,高校恢复正常招生,学校工作重又走上正轨,高等教育还未复兴。和全国的高校一样,我校教师的教学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求知欲空前旺盛,办学的活力获得井喷般的释放。在“文革”后的三十年里,我校大幅度地提升了办学的社会地位,办学层次、结构、规模一再刷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争创“211工程”并成功晋级。
“211工程”的历史机遇,成为我校百年办学的重要拐点。对一直异地办学的河北工业大学更是意义深远。“211工程”作为上世纪末教育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各高校都趋之若鹜,竞争几近白热。河北工业大学最终得以胜出,有其内在的必然。归根结底,是其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粗浅地归纳至少有如下几个层面。
1 、悠久传统的深厚积淀。百年办学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工学并重”的办学思想和“理器兼修”的治学理念,实则代表着先进的工程教育观,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以此为标志的办学特色决定着办学的传统优势和竞争实力。也正因为如此,1989年当教育部酝酿成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时,请我校代表地方工科高校作为发起单位。我校作为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的理事长单位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推进了省内和晋冀鲁豫晋地区研究会工作的深入展开,从而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 、脚踏实地、务实敬业的校风。埋头苦干、不好张扬、竭诚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历来是河工人的风习。经过几代人的薪火相传,形成了为社会称道的外柔而内刚的特质。
3 、严谨的治学风尚,规范的教学管理。河工人向来以严谨治学著称,本科教学质量一流。社会上对历届毕业生的良好口碑,使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1989年教育部决定评选和表彰百所高校的教务处时,我校就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务处。获此荣誉实为211工程建设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是时,教育部副部长曾明确指出,全国先进教务处是以后重点建设百所高校的必要条件。
4 、善打硬仗,富有突击能力的教职工队伍。每当学校发展的关头,河北工业大学的教职工总能团结一心,不计得失,全力以赴的创造性工作,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协调一致,配合完美,能形成办学的合力。
5 、与地方经济深入结合,产学研成果丰硕。学校重建后的五十年中,校内各院、系、专业长期深入省、市各工矿企业。产学研结合的成果积累深厚,稍作汇总,就有骄人的业绩突显出河北工业大学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上的难以替代。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办学优势,才使得晋级“211工程”,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显然,时下正处于第三个五十年的办学阶段,建高水平大学成为下一个目标。我们期待我校在办学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圆几代河工人跨越世纪的梦想。
 
 
上一篇:
下一篇: